2020年,山東省實際使用外資176.5億美元,同比增長20.1%,增幅高于全國15.6個百分點,利用外資實現逆勢增長。這一切,得益于全省堅持促增量、穩存量、提質量并舉,堅持招商、安商、穩商并進,穩住了外資基本盤。
在強化政策保障,"以點帶鏈"推動企業復工復產的同時,山東聚焦高質量招商,"線上線下"融合確保招商"不斷線"。全年各類重大活動共簽約外資項目237個,總投資290.2億美元,合同外資104.9億美元。
招商不忘安商。山東聚焦痛點、堵點,"一企一策"為企業解決實際難題。依托山東省商務廳政務服務公眾號,以1119家穩外資基本盤企業為服務對象,上線運行"穩外貿穩外資服務平臺"。平臺實行"分類限時辦結+定期電話回訪+跟蹤督導落實"制度,將問題分為四類限時辦結。每旬編發旬報向省委、省政府主要領導報送企業反映問題辦結情況。通過該平臺"一企一策"解決了外資企業用地、用工、用能、融資、入境、市場開拓等方面問題600余個。
放大區位優勢,山東聚焦日韓企業實施攻堅突破,重點破解日韓資企業難題。對日本開展專題調研,制定吸收日資專項措施,研究出臺了《深化與日韓經貿合作先期行動計劃》。2020年,全省吸收日資增長115.7%,吸收韓資增長136.4%。
不僅如此,山東還依靠優化服務吸引了返程投資。濰柴集團建設的境外回歸產業園吸引了道達爾、江濱機器等35家全球高端動力裝備配套企業集聚發展;支持濟南圍繞山東重工綠色制造,引進了15個高端配套項目。通過"解難點、破堵點、強服務",2020年,全省415家企業實現增資到賬,實際使用外資63億美元,占全省實際使用外資的35.7%。
為更好地落實"要素跟著項目走",山東出臺了《山東省重點外資項目要素保障實施細則》,破解要素瓶頸制約,在強化用地保障、用能保障、污染物排放總量替代指標保障、資金保障等方面下功夫,推動重點外資項目盡早開工建設。
山東省商務廳與省自然資源廳密切配合,全力破解外資企業訴求集中的土地指標問題,先后為煙臺法液空、希杰榮慶物流等12家重點外資企業協調解決新增建設用地指標2400余畝。同時,協調有關部門對重點外資項目能耗予以保障,幫助濰坊英軒實業挖潛解決新上項目能耗指標42.9萬噸,推動聊城藍天熱電繼續保留在不可替代的熱電機組名單中。
與此同時,山東省商務廳還協同省生態環境廳及16市政府,將重點外資企業納入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保障類企業清單,幫助亞太森博解決20噸污染物排放指標,保障企業總投資35億元的高檔文化紙及配套改造項目實施;推廣"山東省融資服務平臺",打破信息"中梗阻",暢通外資企業與金融機構聯系"橋梁";會同省有關部門,協調省內金融機構提供融資支持,共幫助43家重點外資企業解決融資需求24.7億元,并提升了山東英科醫療、濰坊英軒實業等重點外資企業信用保險額度,滿足企業擴大出口規模的需要。(記者晏瀾菲)
轉自:國際商報
【版權及免責聲明】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,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“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”,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。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,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。版權事宜請聯系:010-65363056。
延伸閱讀